目前分類:廠牌故事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200px-Mosaic_Records_logo.svg.png

 

比較資深的爵士樂迷應該都熟悉 Mosaic 這經典重發廠牌,家裡可能也都珍藏有一塊塊黑色大版面的盒裝CDLP,這些限量的 Mosaic 套裝唱片的精美與稀有,可以說是爵士樂迷的終極收藏品。

 

IMG_4182.JPG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tOLOGY 是瑞士的Hat Hut唱片公司的廠牌之一,主要是發行前衛爵士樂(Avant-Garde),強調自由即興演奏,很多著名爵士樂手,Myra Melford, Matthew Shipp, Horace Tapscott, Anthony Braxton, Ran Blake...等等,都在hatOLOGY留下珍貴錄音。

hatology.jpeg

hatology 2.JPG

hatology 1.JPG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年間,EMI唱片的日本公司將旗下廠牌,包含 Capitol, Pacific Jazz, Liberty, Roulette, Roost, Colpix, Jubilee.....等的爵士樂唱片,選出約250張做Digital Remastering,再重寫日文的解說,分五期發行每期50張,名為「JAZZ名盤 Best & More」系列。

Jazz 999.jpeg

emi1.jpg

emi2.jpg

emi3.jpg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tlantic 廠牌在爵士樂方面,雖然沒有 Blue Note, OJC, Columbia, Verve.....那麼大,但也算是很有份量的,尤其 John Coltrane, Charles Mingus, Ornette Coleman, Charles LLoyd, MJQ/Milt Jackson...等樂手都在 Atlantic 留下不少經典專輯。
 

Atlantic Jazz Best Collection.JPG

在2012~4 年間,日本的 Atlantic 曾發過"Jazz Best Collection 1000"系列,挑出原版LP比較好的,用 24Bits Digital Remastering,日本樂評重新寫內文(但只有日文),限量發行定價只有 1,000 元日幣,除了常見的經典外,有很多都是未曾發行過的,最後總共發了約 4~500 個品項。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本文曾刊於「都會搖擺」第3期,1999/12/05 出刊。

 

第三輯 風琴靈魂味(Organ Soul,1956~1967)
阿弗瑞多‧萊恩為「藍調之音」錄製的所有音樂,從早期哈林港爵士人(Harlem Port Jazzmen)的〈Blues For Tommy〉到前衛樂手歐奈‧柯爾曼(Ornette Coleman)的〈Broad Way Blues〉,都是藍調、或是以藍調為基礎的創新。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本文曾刊於「都會搖擺」第2期,1999/10/05 出刊。

 

緣起十年前

約莫是十年前的某個雨夜,在民生東路巷子裡的一家小唱片行的角落,看到五卷名為《Blue Note五十週年紀念選輯》的錄音帶,當時還是搖滾樂迷的我,對於爵士樂完全陌生,還以為肯尼‧吉(Kenny G)浪漫迷人的〈Song Bird〉是爵士樂,正想買套爵士樂入門的選輯來聽看看,當時實在不知道Blue Note是何方神聖,只衝著它正在特價,就把它全部包下來了,就這樣誤打誤撞的買到這套「正統」的爵士樂選輯。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本文曾刊於「唱片音響購買指南」第31期,1995/06/30 出刊。


「巴德‧保威爾彈奏鋼琴時的神情就好像著了魔似的…右腳以奇怪的角度挖掘著地板、褲管往上拉到極限、雙肩突起、上唇緊繃著牙齒、嘴巴隨著音樂發出詭異的喉音、鋼條般的手指折磨著琴鍵、靜脈噴張、汗珠由額頭擠出、流滿臉、頸、再到全身……」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本文曾刊於「唱片音響購買指南」第30期,1995/05/31 出刊。

 

查理‧派克曾說:「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會想什麼,但是我可以篤定的說,音樂是不會停止的,而且它會持續的往前走」

自由爵士(Free Jazz)--在美國的黑人處處都受到種族歧視,而在爵士樂方面,黑人是絕對優越於白人之上的,到五○年代,漸漸的也有一些白人樂手展露頭角,並將白人音樂的調和性、結構性帶入爵士樂,到六○年前後,薩克斯風手歐涅特‧柯曼(Ornette Coleman)為了延續這僅有的黑人權力(black power),他保留查理‧派克式爵士樂的本質,摒除白人音樂的成分,完全憑黑人的直覺演奏,創造出另一類型白人一時學不來的爵士樂,名之為自由爵士,與當時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所領導的非暴力人權運動相互輝映。這種音樂導致兩極化的評價,雖然黑人樂手追隨者眾,造成一股潮流,但是一般人比較難接受這種不甚和諧的音樂,下一張所要介紹的就是自由爵士的經典作品: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註:本文曾刊於「唱片音響購買指南」第29期,1995/04/30 出刊。

 

在爵士樂唱片界中,可以說是由 Fantasy、Verve、和 Blue Note 三足鼎立、瓜分天下。在國內由滾石唱片公司代理 Fantasy 的唱片,於前年以極低價位推出「滾石爵士音樂百科全書」,以引介旗下 Prestige、Riverside、Pablo、Contemporary、Milestone 等廠牌的百餘張爵士樂經典唱片;去年寶麗金(Polygram)公司也不甘示弱,推出平價的「爵士音樂手冊」以促銷其 Verve、EmArcy、Gitanes 等廠牌的爵士樂唱片;在國內一向冷門的爵士樂唱片市場,頓時間掀起濃濃的戰火,然而最早創立、對爵士樂的發展影響甚鉅的 Blue Note ,在國內似乎未受到唱片公司或代理商的青睬,在一般唱片行根本很難找得到 Blue Note 的蹤跡,只有在淘兒唱片行(Tower Record)可以找到一些,一座爵士樂的寶藏就這樣被埋沒了,甚為遺憾,也令人費解。

Blue Note,藍音符(有人翻譯為藍調,為避免和 Blues 音樂混淆,藍音符似乎較為貼切)唱片公司成立於1939年,由德裔的阿弗雷德‧萊恩(Alfred Lion)所創辦,其培養的樂手不計其數,較著名的有鋼琴手賽隆尼士‧蒙克(Thelonious Monk)、荷勒士‧錫爾弗(Horace Silver)、荷比‧韓考克(Herbie Hancock)、鼓手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薩克斯風手戴克斯特‧高登(Dexter Gordon )、傑基‧麥克林(Jackie McLean)、偉恩‧蕭特(Wayne Shorter)、漢克‧莫伯利(Hank Mobley)、喬伊‧韓德森(Joe Henderson)、史丹利‧特倫泰(Stanley Turrentine)、小喇叭手李‧摩根(Lee Morgan)、弗烈迪‧哈巴特(Freddie Hubbard)、風琴手吉米‧史密斯(Jimmy Smith)、吉他手葛蘭特‧谷林(Grant Green)等;有些樂手雖然只在藍音符做蜻蜓點水式的停留,但卻留下不朽的作品,如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的 "Blue Train"、梭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的 "Newk's Time"、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的 "Birth of the Cool"、艾瑞克‧杜菲(Eric Dolphy)的 "Out to Lunch!"、和巴德‧鮑威爾(Bud Powell)的 "The Amazing Bud Powell Volume 1" 等。 

文章標籤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