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6年如日中天的小喇叭手Clifford Brown在車禍事故中喪生,爵士樂界一片譁然,無不感嘆婉惜!就在此時Lee Morgan逐漸展露頭角,很多人都視他為Clifford Brown的接班人,他剛出道時的確是以Clifford Brown為學習對象,先是在Dizzy Gillespie大樂團和Art BlakeyJazz Messengers樂團見習一段時間,他的演奏技巧純熟音色飽滿,抒情時充滿感情,激昂時律動感十足,1956年才18歲的Lee Morgan就有機會在Blue Note錄下他的第一張專輯,直到1972年去世前,總共在BN錄了大約25張專輯。他20歲以前的珍貴作品被Mosaic廠牌收錄成4CD的限量套裝”The Complete Blue Note Lee Morgan Fifties Sessions”

Lee-Morgan-1.jpg Mosaic Box.jpg

Lee Morgan1958年加入了Art BlakeyJazz Messengers樂團,參與了經典專輯”Moanin’”的錄音,後來薩克斯風手Benny Golson離開後,他引薦Wayne Shorter加入,兩人成為Jazz Messengers的重要支柱,錄下很多重要專輯,直到1961Lee Morgan因毒品問題而被革職,導致演藝事業中斷了1年多。Lee Morgan也參與過很多樂手的重要錄音,例如John Coltrane”Blue Train”Hank Mobley”Peckin’ Time”, “No Room for Square”, “Dippin’”, “A Caddy for Daddy”…Joe Henderson”Mode for Joe”,還有前衛伸縮號手Grachan Moncur III”Evolution”...,似乎只要有Lee Morgan在,就有一定的精彩程度。

Blue Train.jpg Moanin.jpeg

Lee Morgan1963年戒除了毒品重回紐約舞台,推出的第一張專輯”The Sidewinder”Hard bop加了Funky-soul節奏,融合R&B, Blues, 還有拉丁Boogaloo,成為可以跳舞的律動音樂,結果破天荒的大賣,成為排行榜Top 25唱片,暢銷百萬張,讓財務困難的Blue Note免於破產。後來加緊腳步推出的 “The Rumproller”, “The Gigolo”, “Cornbread”, ”Searching for the New Land”…,沒辦法像”Sidewinder”那樣轟動,但也還有一定的成績。1960年代末期的”Delightfulee”, “The Procrastinator”, “Caramba!”也都賣得不錯,他的樂風也慢慢擺脫傳統的Hard bop,走向modal jazz甚至free form

Sidewinder.jpg Search for the New Land.jpg

The Gigolo.jpg Caramba.jpg

1961年當Lee Morgan深陷毒品危害時,比他大12歲的老婆Helen Morgan幫助他戒除毒品,重新站上舞台,找回天才小喇叭手應有的榮耀。遺憾的是,1972Lee Morgan在紐約著名的Slug’s演出,Helen Morgan因無法忍受Lee Morgan另交女朋友而起爭執,當場拿起手槍誤殺了Lee Morgan,結束偉大的小喇叭手的一生,年僅33歲。

IMG_20220119_214128.jpg

2016年瑞典導演Kasper Collin將此段故事拍成紀錄片”I Call Him Morgan”,片中Wayne Shorter, Jymie Merritt, Larry Ridley, Bennie Maupin…等樂手,還有Helen Morgan都有受訪,談到當年的點點滴滴,還有很多Lee MorganBlue Note眾樂手的照片和影片,很值得樂迷找來觀賞。

I Call Him Morgan.jpg

1970Lee Morgan去世前,在Hermosa Beach的現場演奏會,曾經出了套3CD”Live at the Lighthouse”,這是Lee Morgan走向modal jazz的代表作。2021年底,又將當時完整的錄音,重發成8CD的套裝。

Live at the Lighthouse.jpg Live at the Lighthouse Complete.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哥 的頭像
    凱哥

    凱哥 影音生活誌

    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