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Blue Note廠牌以Hard bop樂風領導著爵士樂界,當1960年代Avant-Garde/Free Jazz開始萌芽時,BN的樂手們也開始嘗試玩新東西,1963年Jackie McLean的 ”One Step Beyong ”專輯中引用了鐵琴手Bobby Hutcherson, 而Joe Henderson在 “Out Thing”專輯中引用了鋼琴師Andrew Hill,從此這兩位比較具創新概念的樂手,成為Blue Note在前衛/自由爵士形式的主力,分別都在BN出了十多張專輯,其中Bobby Hutcherson的”Dialogue”, “Components”或Andrew Hill的”Black Fire”, “Point of Departure”…等,都被奉為前衛爵士的經典代表作。
Bobby Hutcherson出道比較晚些,在他之前的鐵琴代表樂手,swing時期有Lionel Hampton,bebop時期有Milt Jackson,latin jazz方面則有Cal Tjader,Bobby Hutcherson師承西岸的Dave Pike,後來轉到紐約發展,加入Blue Note後成為hard bop樂手爭相邀約合作的鐵琴手,後來他與Jackie McLean, Grachan Moncur III, Andrew Hill, Joe Chambers…等先進樂手,開始玩new things,很快的成為前衛/自由爵士的代表樂手。
Bobby Hutcherson總共在Blue Note出了大約近20張專輯,在AMG的評價幾乎都是4~5顆星的高評價,可是除了”Dialogue”, “Components”, “Happenings”…等比較常見於市面外,很多精彩作品都很少重發或僅見於日本。1970年前後Bobby Hutcherson回到西岸,與薩克斯風手Harold Land成為經典組合
,留下不少經典錄音,有的還加入了小喇叭手Woody Shaw。1980年代之後Bobby Hutcherson依然活耀樂壇,在CBS, Landmark都有錄音,晚期還參與SF Collective的演奏會,甚至2014年還在Blue Note發了張”Enjoy the View”新專輯。2016年Bobby Hutcherson因肺氣腫去世,享年75歲。
Andrew Hill 受到Earl Hines的啟發在13歲開始學鋼琴,不到20歲就加入當地R&B樂團到處巡迴表演,曾經跟過Charlie Parker和Miles Davis,1955年就出了自己的第一張trio專輯”So in Love”。1961年曾經跟爵士女伶Dinah Washington 巡迴,1962年加入Roland Kirk的團,參與著名的”Domino”專輯錄製。1963年Andrew Hill先參與Blue Note樂手的專輯錄製,包含Joe Henderson 的”Our Thing”, 還有Hank Mobley的”No Room For Squares”。
1963年他也在Blue Note錄下經典的前衛專輯”Black Fire”,直到1970年為止,他在BN出過十多張專輯,都是評價很高的前衛爵/自由爵士作品,樂手陣容堅強,包含Bobby Hutcherson, Joe Henderson, Eric Dolphy, Freddie Hubbard, Sam Rivers, Lee Morgan, Charles Tolliver…等等。Mosaic曾經將他的部分作品收錄在”The Complete Blue Note Andrew Hill Sessions (1963-66)”限量套裝,所以除了著名的”Black Fire”, “Point of Departure”, “Compulsion!”…比較常見外,其他專輯大都是限量發行,比較不容易買到。1970到1980年代,Andrew Hill在Portland從事教職,也有在SteepleChase, Freedom, Soul Note等廠牌錄了幾張專輯,1990年也有重回Blue Note錄了二張專輯。2000年他在Palmetto廠牌出的”Dusk”專輯,拿下Down Beat和Jazz Times雜誌的年度最佳專輯。2007年Andrew Hill因肺癌去世,享年76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