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樂評家認為Grant Green是被嚴重低估的吉他大師,是爵士吉他的無名英雄。1960年當他被發掘時,已經有Wes Montgomery, Kenny Burrell, Barney Kessel…等幾位很厲害的吉他手了,而Grant Green著重於音樂的表達,不是技巧的表現,但是他的聲音最有特色最容易被辨識的,他的彈奏以線性的單音為主,很少彈和弦節奏,即便是單純的線性彈奏,他依然可以表達出濃濃的藍調/靈魂味,以及強烈的律動感。後來的George Benson甚至Carlos Santana都說曾受到Grant Green的影響。Grant Green在1970年在玩的Jazz-Funk,到1990年代還被著名的Acid Jazz或Rap樂團 (US3, A Tribe Called Quest) 擷取片段來運用。Grant Green的音樂對後世是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然而在他生前並沒有獲得應有的肯定,他的媳婦Sharony Andrews Green為他感到不平,于1999年時寫了本書「Grant Green – Rediscovering the Forgotten Genius of Jazz Guitar」。
1935年出生於St. Louis(密蘇里)的Grant Green,13歲就開始在教會的詩歌樂團工作,最早他是彈Boogie-Woogie形式的,後來才改彈Jazz,他的彈奏受到兩位”Charlie”的影響很大,一位是吉他手Charlie Christian(最早將吉他插電擴音的),另一位是薩克斯風手Charlie Parker,Grant Green後來發展出線性單音的彈法,主要就是受到管樂手的影響。1950年代Grant Green主要在聖路易當地演奏,到1959年才首度參與專輯錄音,是薩克斯風手Jimmy Forrest的”All the Gin Is Gone”/”Black Forrest”。1960年Blue Note的薩克斯風手Lou Donaldson在East St. Louis的酒吧聽到Grant Green的演奏,非常欣賞於是雇用他到紐約工作。
Grant Green在BN的第一次錄音是在1960年跟Wynton Kelly Trio搭配的,但是當時並沒有發行,直到40年後這珍貴錄音才出土,名為”First Session”。在1961年他才有正式發行的專輯,名為”Grant’s First Stand”,這是跟風琴手Baby Face Willette搭配的soul jazz作品。1961年Grant Green成為BN最搶手的新星,除了錄了6~7張自己的專輯,還參與了很多樂手的錄音,像Lou Donaldson的”Here ‘tis”, Baby Face Willette的"Face to Face"/”Stop and Listen”, 薩克斯風手Ike Quebec經典的”Blue & Sentimental”, 非BN的還有風琴手Jack McDuff的”HoneyDripper”, 鼓手Dave Bailey的”Reaching Out”…等等。
1961~1965年間Grant Green在Blue Note錄了近20張的專輯內容,但也不知甚麼原因,其中8~9張並沒有在他生前發行,其中與鋼琴師Sonny Clark合作的5~6張專輯,後來被Mosaic收錄成4CD的限量套裝”The Complete Blue Note Recordings of Grant Green with Sonny Clark”,這組合成為評價很高的經典;另外,他與前衛風琴手Larry Young合作的3張專輯,雖然叫好但不叫座,後來也被Mosaic納入6CD的套裝”The Complete Blue Note Recordings of Larry Young”中。Grant Green還參與無數BN樂手的專輯,比較著名的有Lee Morgan的”Searching for the New Land”, Hank Mobley的”Workout”, Stanley Turrentine的”Up at Minton’s”, Horace Parlan的”Happy Frame of Mind”, Big John Patton的”Alone Came John”, Herbie Hancock的”My Point of View”……,只要有Grant Green的聲音在,就能增添不少色彩。
Grant Green在Blue Note初期與風琴手Baby Face Willette/ Big John Patton/ Brother Jack McDuff等搭配的幾張soul jazz作品,像”Grant’s First Stand”, “Granstand”, “Am I Blue”, “Blues For Lou”都很精彩,然而organ-guitar-drum (+tenor sax) 這種形式,總是在Jimmy Smith的陰影之下。所以Grant Green也嘗試latin/ gospel/ spirituals 概念的作品,像”The Latin Bit”, “Sunday Mornin’”, “Feelin’ the Spirit”也都很有特色,值得聆聽。
Grant Green最為叫好又叫座的專輯應該是1963年的”Idle Moment”,這次加入薩克斯風手Joe Henderson跟鐵琴手Bobby Hutcherson兩位優秀的年輕樂手,採正典的hard bop形式,詮釋鋼琴師Duke Pearson和他自己的曲子。1964年以類似風格錄了”Solid”專輯, 不過採用Coltrane的鋼琴師McCoy Tyner,1965年他與McCoy Tyner更進一步以modal jazz形式錄了經典的”Matador”專輯,其中Green以吉他詮釋了John Coltrane Quartet版的”My Favorite Things”,也不知為何這兩張精品當年並沒有發行?
Grant Green在1965年離開Blue Note到其他廠牌,然而因為他的毒癮影響到健康,中斷了2年,也沒留下很多作品。1969年Grant Green重回Blue Note,隨著時代改變,他改走Jazz-Funk或R&B路線,專輯”Green Is Beautiful”和電影”The Final Comedown”的配樂,在商業上都取得好成績,1974年他離開了Blue Note。爵士樂迷對於他1970年代的Jazz-Funk作品,可能沒有太大興趣,然而他卻影響了1990年代玩Acid-Jazz和Rap的樂手,著名的US3和A Tribe Called Quest都曾擷取採用過他的曲子,有人認為Grant Green應該算是「Acid Jazz之父」。1979年Grant Green因藥物問題引發心臟病而去世,享年僅43歲。
留言列表